位置: 首页 > 教育教学 > 实验实训 > 正文

【职业活动周】护育匠心:象牙塔里的生命摆渡人

作者:王玮琨   时间:2025-05-19   点击数:

在学院实训室的模拟病房里,护理实训课的灯光总是亮得最早,熄得最晚。护理教育工作者们俯身调试心肺复苏模型,反复校准输液泵流速,用近乎严苛的标准雕琢着未来白衣天使的雏形。他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,更是工匠精神的播种人,在三尺讲台上,用匠心浇灌着护理事业的希望之花。

儿科实训室,不仅是培养儿科护理人才的摇篮,更是传承匠心、守护儿童健康的前沿阵地。每一个操作细节、每一次技能训练、都彰显着精益求精、专注执着、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。黄老师把新生儿心肺复苏术拆解成童话拼图,把听诊器叩诊音化作七色音符,她手把手教学生调整进针角度、耐心教学生聆听生命的初啼……。她用精湛的技术、执着的信念和温暖的爱心,守护着儿童健康,为生命的起点撑起一片晴空。

儿科实训室不仅是技能训练场,更是医德培养的重要课堂。管老师通过案例教学、情景模拟,将“以患儿为中心”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。在模拟问诊环节,要求学生蹲下身子与患儿平视,用温和的语言、亲切的表情安抚患儿情绪;在护理操作训练中,她强调每一个动作都要轻柔、耐心,将人文关怀融入技术操作。这是对生命的敬畏,是对专业的坚守,更是对未来的承诺。

护理技能的传承,在基护实训室里化作生动的实践课。为了让学生理解静脉走向,韩老师带着学生在实训室模拟手臂上反复练习穿刺,从血管定位到进针角度,每个动作都分解成十余个细节。那些被穿刺数百次的硅胶皮肤,早已布满细密的针孔,却成为学生们通往专业之路的阶梯。这种对知识精准度的追求,恰似工匠精心打磨,容不得半点误差。为了训练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,她设计了数十种模拟急救场景:新生儿呛奶、老人突发心肌梗死…每个场景都暗藏玄机,考验着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临场应变。当学生们在全国金砖、陕西省护理技能大赛上屡屡获奖时,他们手中的奖杯,正是老师们用匠心锻造的勋章。

在中医护理实训课堂上,工匠精神与千年中医药文化深度交融,不仅体现为对传统技艺的精研传承,更彰显着“悬壶济世”的医者担当。史老师从经络腧穴定位到艾灸推拿手法,从辨证施护思维培养到药膳食疗方案设计,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在诠释“精、诚、仁、和”的中医职业品格和文化内涵。在推拿实训中,他指导学生掌握“沉肩、垂肘、悬腕”要领,让学生深刻领悟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的中医诊疗理念。

护理教育的匠心,更在于对职业精神的深度培育。在养老护理课堂上,王老师带着学生开展角色互换体验:让健康的学生穿上病患服,坐上轮椅感受行动不便的困扰;蒙上眼睛体验盲人患者的无助。这些看似与护理技能无关的课程,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时治愈,常常帮助,总是安慰的医者仁心。就像工匠在器物上镌刻的铭文,教育者们将职业信仰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。
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实训室的玻璃幕墙,学院护理教育工作者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耕耘。他们手中的教鞭化作雕刻刀,在学生的心田上勾勒职业的轮廓;他们的谆谆教诲如同淬火的烈焰,锻造着护理人才的专业品格。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,他们依然坚守着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的教育匠心,因为他们知道:今天播下的每一颗匠心的种子,都将在未来的护理岗位上,绽放出守护生命的璀璨之花。

学校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北街19号  版权所有:陕西工商职业学院